90岁的朗兹曼用「浩劫」的方法回忆他57年前在平壤与一位语言不通的美丽女护士的浪漫往事。不得不说朗兹曼还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这点事儿被他简直讲成了「广岛之恋」。他的讲述混合了多重的复杂情感(并且不掩饰自己想推朝鲜妹子的念头哈哈哈……),并以“记忆之场”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无关东西太多
没想到前半段极繁杂去中心的叙事,到了后半段能合理地集结成导演本人讲述的半世纪前的跌宕情事。再回过头去看此前无效的朝鲜街道、建筑、战争武器纪念馆与几次跟朝鲜女人的合影,便都找到了作者有效的落点。故事的讲述傲慢又坦诚,不想与朝鲜女孩重见因不愿记忆被时间摧毁。
1.5这是糊弄不了一个literally出生在朝鲜隔壁的人的
朗兹曼只看过《浩劫》的最开篇,不熟悉。不是那种通常意义的纪录片,用史实资料的概念划分的话,属于口述型纪录片。本片的口述内容中,有被强调放大的细节,从而增添了一份细腻的情感,巧的是今天朝鲜国庆。
获取真实影像资料难度太大,只得通过大量口述支撑。
来自特权眼中的浪漫和欲望。
战争记忆和情欲伤痕交叉点上的奇情故事。
事隔五十七年,他只想把那事情說出來。法國和北韓變遷不少,但完全沒有著墨。深度沒有隨話語的堆疊而增加。繁瑣的細節和貧乏的表達手法反而讓那故事失去了魅力。
全由朗兹曼口述的一个发生在朝鲜的邂逅故事也这么浪漫。倒是跟当时的朝鲜本身关系不大。这么多年以后,他回忆起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竟觉得有些感动。而且看完会有些向往那个,可以全世界交流左派思想的年代...
感人至深。这一部虽然讲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但手法和浩劫别无二致,朗兹曼现身说法,将自己与朝鲜女孩的爱情(?)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尤其是种种细节(上唇的汗,25张床等等)极其动人。Napalm本只是一个细节,但以之作标题,凸显出全片的另一层含义。
#Cannes2017#后(完成)重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修复版
20180402@香港大会堂(hkiff):法式的浪漫,普世的和平与自由
爭啲想𠝹櫈
HKIFF没想到是个第一人称的爱情故事,感叹导演一把年纪还能把几十年前的回忆,充满情绪地诉说出来,依旧是个frenchloverboy
朗兹曼新片燃烧弹回到北韩Nowthisistheplace.意外的58年前的北韩爱人,燃烧弹的伤痕在泛舟的河上解开衣服看见,想亲吻你带着伤疤的胸口。为你潜入河中捞手提包。最后的明信片泪目了,相信这份爱意存在,克制而保持希望的异国文字,世界总有一天会存在爱与和平。
电影完了以后屏幕收了起来,屏幕后面是一桌子的酒杯和香槟。拿了一杯香槟远远的看着这位脾气不太好的老爷子,想象着他tombéamoureux的样子,是什么样的爱情能让他在六十多年以后还能把对方的微小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突然就有点羡慕。
浪漫的故事和其他无关。
amagicalstorybutabadfilm,andjustbecauseit’saboutNorthKoreaIcan’tregarditwithaphenomenologicalview